台北市、新竹市雙雙奪下競爭力冠軍,但對市民而言,「幸福」卻不太有感。 儘管五大客觀指標成績亮眼,主觀指標卻差強人意。 六都中的黑馬桃園,競爭力踩下台中,更勇奪施政力的冠軍。 首長該如何讓民眾對施政更「有感」?
二○一四年《天下》幸福城市大調查結果揭曉。在「六都組」中,台北市持續拔得頭籌,新竹市則居「非六都組」之首,是繼一二年之後,風城再次奪冠。
台北市在經濟力、文教力與環境力,都是六都第一,這與身為首都、享有資源最多,有直接關係。
例如,經濟力指標中的「營利事業銷售額」,台北市比新北市、台中市加桃園縣的總和還高,可見經濟實力雄厚。
其餘包括「累計引進民間投資參與公共建設金額」、「營利事業營業家數」、「平均每人環保經費」,台北市都遙遙領先。
有錢好辦事,經濟力是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指標,直接影響環境、教育、社福面的資源。新竹市也不遑多讓。「每戶可支配所得中位數」逼近一一○萬元,甚至首度超過台北市,顯示新竹創富能力驚人。
然而,台北民眾卻似乎難以感受幸福。在「您對市政府在維持經濟繁榮方面的表現滿不滿意」、「您對市長創造就業機會的表現是否滿意」,以及「您覺得市長是否關心下一代的教育」幾個問題,台北市得分都是六都最低。
首長施政 北、竹市民無感
這兩個榜首最大的共通點,就是儘管在施政、環境、經濟、社福與文教等五大客觀指標表現亮眼,主觀指標卻差強人意。新竹市非六都組排名第十一,台北市更是在六都組位居第五,僅贏過台中。
明明是「模範生」的台北市、新竹市,為何在獲取民眾認同上,面臨如此大的挑戰?
「台北與新竹因為原本資源就比較豐富,對首長的要求也會特別高,」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蔡秀涓說。她特別點出行銷的重要性,指出首長儘管施政績效不差,如果不懂得多為政策行銷辯護、與人民溝通,往往難以博得市民好感。
前研考會主委、政大公行系教授施能傑更直言,「這五年來,新竹市民感覺市長好像沒做什麼事。」他認為這與教育程度有關。新竹市大專以上佔總就業人口比率高達五成六,台北更高達七成六,居民的期待高,首長如果表現沒有特別突出,不容易獲得青睞。
為了進一步找尋答案,《天下》記者來到新竹市郊,天燈形狀的世博台灣館映入眼簾。前一天才正式開幕的台灣館,是新竹市府斥資十四億、歷經兩年整地的心血結晶。
「我希望把新竹地區發展的軸心,重新拉回新竹市,」新竹市長許明財說得霸氣。只不過,市民似乎感受還不深,已營運一年的購物中心看不到人潮,只有少數年輕父母帶孩子用餐。許多新竹人、市議員甚至批評這是「蚊子館」、「亂花錢」。
許明財坦承,效應顯現需要時間。「(世博台灣館)附近地價已經漲了起來,等到經濟規模慢慢增加後,民眾或許能有更明顯的感受,」副市長游建華強調,比起商場營運,市府更重視整體效益,帶動周邊原本工業區的土地活化,為新竹創造未來發展新亮點。
車行到新竹市中心,偌大的巨城購物中心結合百貨公司、影城等休閒娛樂場所,讓許多新竹人稱道「假日有地方可看電影,不用到台北人擠人」。
這讓許明財欣慰,因為該處閒置多年,他大膽拋出「把指定古蹟的新竹市府變為博物館,將新市府搬到該處」的構想,才引來遠東集團接手巨城購物中心,讓該處「起死回生」,市府搬遷的構想自然也打消了。
當了三十年公務員的許明財,坦承自己「不太懂個人行銷,政策從小處著手。」看來,在規劃新竹市長期發展的同時,要如何兼顧民眾感受,是他眼前的一大挑戰。
令民眾有感與否,確實是「幸福城市」名實相符的關鍵。宜蘭就是好例子。儘管牽涉財力的客觀指標並不突出,如「平均每人可分配藏書冊數」與「每一縣民享有之社福支出」成績吊車尾,但將資源用在刀口上,讓主觀指標名列前茅,在「你對該縣市的文化教育環境是否滿意」一題,宜蘭縣得分為十六縣市中最高。
宜蘭縣長林聰賢受訪時,強調對弱勢者的照顧。「因為知道資源有限,所以集中力氣在身障者的就業與弱勢脫貧方案,因為他們才是最需要政府幫助的人,」他說。
這也符合學者的觀察。蔡秀涓點出,宜蘭縣、花蓮縣、台東縣、屏東縣與嘉義縣,儘管資源較少、經濟力名次落在後段班,主觀指標成績卻在前段班,「因為地方網絡力量強的緣故,縣市首長若善於傾聽與回應人民需求,可能比有錢的縣市更容易得民心,」她說。
另個觀察指標,是「用腳投票」的人氣指數。
蔡秀涓觀察,除了原居地之外最想移居的城市,可讓城市清楚看出競爭對手是誰。例如,台中市、台南市、高雄市、新竹縣、苗栗縣民,退休後移居的首選都是花蓮縣。「這顯示工商業城市居民內心的渴望,其實是遠離塵囂,」她說。
儘管台中市在六都組敬陪末座,卻有最多縣市居民退休後想要在此定居,包括宜蘭縣、桃園縣、彰化線、南投縣、雲林縣、新竹市、嘉義市。因為台中是中部的發展重心,醫療、文化資源都較為豐富。
「所以城市在思考自己的定位時,要注意競爭對手不一定是你的鄰居,而極可能是遠在台灣另一頭的縣市,」她提醒。
直轄市升格,直接影響到六都的競爭力,從桃園的崛起可見一斑。
將於年底升格為直轄市的桃園縣,在今年調查中首度與五都站上同一舞台,就一舉超越台中市,落在第五。在施政力指標,更是一舉奪冠,讓雙北市瞠乎其後。
「桃園未來還會趕過很多城市,」施能傑肯定地說。他指出,桃園縣人口集中在市區,不僅是全台工業區聚集地,經濟力強,又有不少好大學,文教實力雄厚。
桃園成黑馬 一舉超越台中
儘管高雄目前排行亞軍,「恐怕很快會被新北市超越,」他指出,高雄是傳統直轄市,與高雄縣合併後財政負擔加重,氣爆後的復原又是漫漫長路。桃園縣與新北市升格卻有其先天優勢,治理範圍不變,但預算幾近加倍,不像台南市、台中市與高雄市面臨縣市合併、資源不足的窘境。
新北市在經濟力、環境力與施政力都已名列第二,緊追在高雄市之後。「每萬人生產專利數」甚至超越台北,僅次於台中。「地方稅收年增率」更為六都第一,達一二.五%。顯示新北市經濟實力與創新能力皆不容小覷。
荷包儘管重要,卻非施政的全部。
高雄與台南,雖然在經濟力敬陪末座,在文教力與社福力表現卻不俗。
高雄的社福力居六都第一,不止在「每萬人口社會福利工作人員數」、「每一兒少福利服務中心需服務兒少數」等客觀指標排名第一,在「您覺得市長關不關心弱勢族群的扶助」這一題上,高雄也拿到最高分。
此外,台南與高雄在「人均文創產業營收年增率」的得分,是第三名桃園縣的三倍,突顯這兩個南方城市文化產業的高度潛力。
六都升格,也將牽動其他十六縣市的版圖。
彰化縣從去年第十名進步至第七名,在桃園升格後,將變成人口最多的非直轄縣市。對財政分配而言,是很大優勢。彰化不僅有工業區、傳統紡織品產業,還有具競爭力的農業,「後勢大有可為,」施能傑觀察。
六都格局 拉抬彰化成長?
然而,只依靠經濟力仍不夠。因為台中市的工商精華地帶就在彰化隔壁,對彰化的磁吸效應強,彰化必須想辦法經營自身特色,以維持競爭力不墜。
同樣的課題,就連身為幸福城市之首的新竹,也得面對。「如果有人問我,新竹有什麼特色、哪些地方好玩,我總是說不出來,」從小在新竹長大的李小姐聳肩說。
城市居民有沒有幸福感,不是統計數字說了算,但若深入探討民調與客觀指標之間的差距,也許能給尋求「有感施政」的縣市首長,指出可努力的方向。
本文轉載自:天下雜誌